伍志明,男,汉族,1974年9月出生,1993年11月参加工作,维修电工高级技师,现任湖南湘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宽板工区二钢维检运行班班长,负责炼钢厂天车运行维护工作。先后荣获“湘潭市高技能人才”、“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百优工匠”、“湖南省高技能人才”等称号。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2007年担任班长以来,未发生一起人身安全事故,所负责维护区域的天车多次被评为厂、公司“红旗设备”,本人多次被评为湘钢“先进生产者”、“湘钢十佳青年”、“湘钢双文明建设标兵”、“湘钢岗位能手”。
今年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伍志明每天带头对作业现场公共区域消毒并做好记录,督促班员戴好口罩防病毒,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设备维护、检修工作,所维护设备稳定顺行。2020年2至3月利用业余时间跟随公司的技术人员参与了湖南臻和亦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湘潭市江麓集团、湖南宏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株洲湖南诚合鑫科技有限公司等口罩生产线产企业设备安装调试生产工作。
一、善于学习,刻苦专研,业务水平突出。
通过自学,掌握了机电技术中的《数字电路》、《半导体变流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机原理及维修》、《工厂变配电技术》、《可编程序控制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金属材料学》、《材料力学》、以及直流电机调速、数控技术知识。通过多次在全国、湖南省竞赛集训和考评工作中掌握了多种品牌的PLC、变频器、触摸屏、伺服、步进、数控、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知识。近几年来,新型控制天车技术革新,对天车维护技能和对天车设备维护保养技术,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PLC、变频器、触摸屏、各类传感装置、无线数据传输装置、激光测距等装置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吊车的控制原理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将这冷冰冰的钢铁其赋予了“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用这句话形容炼钢的生产并不过分,30分钟一炉钢,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直接影响冶炼的全过程。桥式吊车,担负起铁水的调运、钢水的上台、以及钢坯出坯等任务,如果设备不能长周期稳定运行,将是制约炼钢厂生产的一大障碍。有时两、三分钟故障时间就可能造成节奏混乱、品种改判、铸机空浇甚至断浇事故,会使得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并造成很大的成本浪费、以及设备人身事故。
伍志明在工作中能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充实自己,系统地学习了机械电气知识,同时虚心向老同志请教,熟练掌握了各种设备的原理、结构、技术参数、技术性能、运行规律、维护手段及检修方法,具备了迅速判断事故原因,性质及范围,处理各种突发事故的能力。
二、技术创新、挖潜创效成果显著。
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和整改设备存在的隐患和设计缺陷,积极参与车间的设备改造及疑难故障的处理并进行修复利旧,使车间吨钢成本降低了1毛6,每年节约成本四十多万。多次组织或参与创新及改进的项目,为企业创造了不少的效益:吊车遥控改造,降低人工成本费用,年创效两百多万元;攻克1#20+20吊车PLC故障难题,稳顺钢铁量消耗生产;开发天车故障智能分析及监控技术,降低故障消耗,年创效二十多万元,该项目获得了湘钢合理化建议一等奖;参与炼钢厂炉前废钢区新吊车调试技术攻关,稳定炼钢品种质量。近几年参与天车的遥控改造和废钢区域“无线视频监视”系统改造,减员增效,每年节约人工成本三百多万。2018年参与了五米宽厚板厂废料跨1#50/10t天车智能化改造,参与炼钢厂“机器人自动加渣”系统的改造,积极推进“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的升级改造。
三、传承技艺,培养工匠。
伍志明从2011年起,担任湘钢技校兼职任课老师,担任湘潭市职业技能竞赛中担任维修电工组裁判组长;2014年、2016年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抽考中担任评委;并多次担任湘钢职工电工等级取证考试评委并负责组织考评工作。2015年取得湖南省高级考评员资格。2019担任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项目裁判。
传承“工匠精神”,为企业培养更多技术能手。他利用业余时间,编写工作心得笔记供徒弟学习,并且采取上培训课的形式,把掌握的知识与经验无所保留地传授给每个徒弟和同事。多年来,伍志明为公司培养一大批电工高技能人才,其中取得高级技师、技师资格的有近百人。他的徒弟,有的成长为车间主任、工段长、班长,更多的的是现场设备维护、处理故障的技术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