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志强同志是大国重器的掌舵者——他是中信重工关键设备、国内最先进的9×30米数控龙门镗铣床的机长、党员、班长,他常常要在三层楼高的机床上,精雕细琢出二分之一根、甚至四分之一根头发丝的精度,被媒体戏称为在“大块头上秀细活儿”。
他政治思想过硬、奉献意识强,经验丰富、技艺精湛,常年围绕生产瓶颈难题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工序替代、刀具替代等工作,取得累累硕果。他先后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国机械行业大工匠”、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河洛大工匠”、中信集团“模范共产党员”、洛阳市劳动模范、洛阳市“优秀首席员工”、“最美洛阳人”等荣誉称号。《洛阳日报》、《河南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中信人》等报刊,河南电视台、洛阳电视台等媒体宣传了谭志强同志的创新创效事迹。
一、爱岗敬业、矢志不渝
谭志强同志在一线生产岗位上一干就是30余年,从操作“摇摇把”机床到操作小型数控机床,再到操作大型多功能数控机床,他不断学习,不断突破,由最初的学徒工成长为市“优秀首席员工”、省“十大能工巧匠”。2013年,他成为中信重工首批聘任的5名“大工匠”之一,成为“谭志强大工匠工作室”创客带头人。作为带头人他善于发挥团队优势做好各项生产工作、特别是出色完成一些“硬骨头”生产任务。近年来,他带领的班组以“发挥技术优势,带动质量提升”为质量工作理念,以“质量理念优、质量监督优、质量成果优”为质量工作要求,以“产品质量稳步提升、质量过程控制有效实施”为班组质量目标,相继高质量地完成了亚洲最大轧机牌坊、国家重大项目大飞机项目机架、西马克压机铸件加工工艺攻关、大型焊接结构件加工方案研究、新型数控刀具应用总结等关键产品的加工任务,被洛阳市评为“质量信得过班组”。每周定时召开工作室例会,选课题、找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尤其积极组织参与开展职工教育活动,在公司范围内传播推广“谭志强大工匠工作室”总结形成的先进操作法,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授课,有效提高了青年员工的岗位技能。由于“谭志强大工匠工作室”在技术引领、创新创效、克难攻关、培训教育员工等方面成绩特别突出,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河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荣誉称号。
二、精益求精、克难攻关
谭志强同志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系统厚重的专业知识,擅长复杂、大型活件的加工攻关,展现了极强的应对能力。国内最大直径15.03米盾构机主驱动驱动箱上共有22个孔系,每个孔系上有大小不一的9个台阶,每个孔系的起始位置都不相同,分度角的角度也不同,光洁度要求高,孔位关系复杂,加工难度大。谭志强带领机组成员采用合并工序、设定单边留量、以车床车出的外圆为基准来控制孔系到基准外圆的壁厚、制作每个孔系的独立加工图等举措,实现复杂孔系加工无误的佳绩。他针对原先铣刀铣螺纹,加工效率低,加工质量无法保证的弊端,大胆采用U形钻钻孔,再用机卡丝锥进行攻丝,使得驱动箱上两种螺纹加工效率提高了两倍,节约成本5万元。为后续同类产品的加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型焊接结构件加工方案”是谭志强工作站攻关项目,转台组合的加工是难点。技术质量要求非常高,谭志强和机组成员精心研究策划,多次推敲后确定最佳加工方案。确认通过组合后加工来保证加工。四层支臂加工时,左右对应支臂高度两面一起加工,保证高度一致,误差不大于0.10mm,同时控制两侧支臂一上俯仰轴孔到底面尺寸一致;支臂各对接面孔严格按照法兰外形及对称中心开坐标加工,保证组装后外形对齐后各孔相对位置。上叉臂上俯仰轴孔、齿圈定位止口最终精加工时以底面为基准,一次装卡中加工出,保证止口与轴孔同心,达到和满足图纸要求。他通过对多组切削参数进行对比,选择最优加工方案,将整体活件的加工周期由原先3个月缩短为1个月,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三、创新创效、成果累累
他带领创客团队成员曾先后破解完成了《大型牌坊压下孔加工难题》、《多瓣端盖锥面厚度加工难题》、《大型结构件骨架加工难题》、《四分之一大齿圈加工难题》、《大型轴类零件中心孔高精度加工难题》、《大型高压辊磨挤压辊柱钉孔加工质量》、《西马克压机铸件加工工艺攻关》、《新型数控刀具应用总结》等科研攻关项目并取得了优异成果。重点完成了重达160多吨的精轧机支承辊中心孔的加工精度难题、大型结构件骨架等的加工任务,为公司开拓高端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年来谭志强带领创客团队完成创新项目28项,创造经济效益1441.66万元,靠技术创新降本增效三年节约资金351万元。其中《提高150吨以上轧机支承辊外圆加工精度》创新成果获“洛阳市一等奖”、“河南省二等奖”,直接经济效益共计530万元。完成的《01号项目大型结构件制造工艺攻关》获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公司一线工人获科技进步奖的首次。《破解铜瓦加工难题》荣获洛阳市二等奖。
作为工作室的创客带头人,他利用“站内、站外活动”、“工匠讲堂”等形式大力开展最得意加工方法分享、工艺创新、典型事例分析、优化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做法共享、刀具的合理选用等活动,每年开展站内站外活动50余次,开展“工匠大讲堂”近25期,培训职工348人次。青工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他所在机床的徒弟先后有三名被评为公司首席员工。其中创客团队成员高昆在洛阳市青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数控镗铣工种第一名,获公司晋升一级技能工资的嘉奖。被评为“洛阳市最美青工”、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靳付军在洛阳市青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数控镗铣工种第三名,被授予“洛阳市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王志兵在洛阳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大型数控镗铣工第一名,被评为洛阳市“十佳青年”、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洛阳市“优秀首席员工”等荣誉称号。19名团队成员技能等级得到晋升。
2020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