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工匠

刘宏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  高级技师  

刘宏,女,满族,1970年3月出生,北京密云人,199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共十九大、十八大代表。现任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用户技术研究所焊工。

1988年8月至2011年3月在首钢运输部工作,曾任焊工(其间:1991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首钢技师学院焊工专业学习);2011年3月至今在首钢技术研究院工作,任焊工。

刘宏同志从事焊接技能操作及焊接工艺技术研究工作三十年,熟练掌握手工电弧焊、钨极氩弧焊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多种技能操作方法,多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名列前茅。2005年取得电焊高级技师,2009年聘为首钢总公司级技能操作专家。

刘宏同志先后总结出《窄间隙轨道焊接最佳操作法》、《铸钢辙叉补焊堆焊最佳操作法》、《气割钢轨最佳操作法》及《全位置小管径手工钨极氩弧焊最佳操作法》,并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年节约成本近百万元。

2011年起刘宏同志到首钢技术研究院工作,从事新钢种的可焊性试验和新焊材开发工作。2013年成立了北京市“刘宏电焊工首席技师工作室”,2015年刘宏工作室晋升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她带领工作室成员承担了多个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为下游用户服务,提供焊接用户技术支持,现已成为首钢焊接工艺改进、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新品研发、技术服务的窗口。

刘宏工作室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16mm厚Q345R/316L复合板接头残余应力及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京唐热风炉用复合板的焊接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综合管沟用复合钢管焊接技术攻关,确定了9+1.2mm厚235B+304复合钢管焊接技术的焊接方案,对复合钢管的制管及其现场安装的环焊焊接工艺进行了焊接性能评定。研究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2205双相不锈钢复合板焊后服役性能保障,分别为京唐二期热风炉用复合板焊接及海水淡化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及储备。不锈钢复合管在首钢园区试用,让冬奥组委办公人员用上最干净的水。

刘宏工作室通过焊接工艺优化为哈斯巴海40.5mm、47.6mm大壁厚X65MO海底管线钢在70kJ /cm以上大线能量焊接下的韧性保障提供解决方案。完成N含量对X80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晶粒尺寸、宽度及焊缝组织转变的影响规律及第二相粒子在焊接热循环中的溶解、析出规律。保障高可焊性Q370qE、Q500qE实现不预热、50kJ/cm大热输入焊接,在中俄同江桥、芜湖大桥等国家重点项目得到应用。

刘宏工作室针对国内对水电建造用钢的技术要求,和焊材厂等共同合作攻关,最后给用户提供了首钢钢板+配套焊材+焊接工艺一体化解决方案,完全替代进口,提高了中国水电、钢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已广泛应用于多个国内外高水头、大型水电站。

刘宏工作室解决防弹钢、舰艇钢焊接软化、脆化问题,保证SPR650、SPRO600、921、980高速载荷下的服役性能。Q460耐火耐候钢配套焊材及焊接工艺开发,焊材及焊接工艺为首创,保证焊接接头耐蚀性及高温性能满足国家重大专项示范项目—京唐二期焦化风机房应用要求。

刘宏工作室积极服务下游用户,为江苏宏华提供EQ51超高强工钢焊接工艺解决方案;完成山船重工Q345E风电钢、通宝船舶ABA船板焊接气孔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水电七局确定SG780CFE水电钢叉管焊缝横裂纹原因,提出返修方案和裂纹控制方法,一次返修成功;为首钢重型汽车制造公司提供全套焊接解决方案,减量3.8吨,实现车厢轻量化16%;为山东梁山专用车企业提供承载梁架焊接支持,实现承载梁轻量化30%。

刘宏工作室研制了适于大型热轧支撑辊堆焊修复用药芯焊丝,实现大型轧辊修复,修复的大型轧辊的使用寿命达到新辊的90%以上,创造经济效益1000万以上。研制了适于高锰钢辙叉焊补修复用药芯焊丝,开发了铸钢辙叉焊补修复工艺,实现铸钢辙叉的在线修复,完成失效铸钢辙叉修复16台,创造经济效益200万。完成万吨挤压机叠板立柱的焊接技术攻关,是首秦加工公司投产以来所承接的最大设备钢结构。完成减速机箱体以优化工艺、降低成本为中心的焊接技术攻关,通过焊接工艺参数调整、降低飞溅、减少焊后变形和修磨等技术革新,减少焊材消耗、人工工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节约25万元。

刘宏工作室承担迁钢热风炉炉壳开裂原因分析及负责提出应对措施:包括炉壳修补过程中焊接和去应力退火的修复技术方案。最终给出了适合现场施工的合适焊接工艺方案和热处理方案,在京唐、迁钢热风炉炉壳修复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应用。

刘宏工作室成立后,共计26项科研成果通过行业、北京市及首钢鉴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首钢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7项。

刘宏工作室成立后,工作室成员共发表论文85篇,其中9篇被EI收录,4篇被SCI收录,其中1篇被钢铁行业顶级期刊ISIJ收录;申请专利65项,获9项发明专利授权,2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获软件著作权1项。

刘宏工作室在科技创新的同时,还致力于传承方面的工作,为社会为企业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已经培养出4名高级技师。在北京市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中4名徒弟进入前五名,3名徒弟在中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比赛中,只用了39天的集训时间,分别取得12名、15名、18名,创首钢在此项比赛中的最好成绩。徒弟刘鑫在中国大能手焊工比赛中获得第7名,徒弟果志伟在京津冀三省市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第四名。2017年三名徒弟在德国参加中德“北京南图林根”焊接对抗赛,三人同时获得三个单项的亚军。2018年,在首钢举办的钢铁行业大赛中担任副教练,首钢焊工在行业大赛中包揽了冠亚军;徒弟刘鑫,刘少鹏在全国青工比赛中获得全国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称号。

刘宏同志荣誉如下:2019年首钢工匠;2017年中共十九大代表;2014年获中华技能大奖、国企楷模●北京榜样优秀人物;2013年 “百姓学习之星”;2012年全国技术能手、中共十八大代表;2011年国务院特殊津贴;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北京市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200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中国首届焊工电视大赛的劳动榜样;2008年北京市三八红旗手、首都劳动奖章,中德国际焊接对抗赛三等奖;2007年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2006年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