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75年9月出生,现任首钢通钢公司炼钢事业部炼钢作业区炉前值班长。该同志参加工作25年来,一直奋战在炼钢第一线,以他出色的工作能力、敢于担当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理想,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赢得了领导和广大职工的一致好评。多年来,他先后被授予通钢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吉林省“首席技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2017年被评为首钢“担当之星”,2018年被评为“通化好人”、“通钢工匠”。特别是2017年,他以吉林省代表的身份光荣的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为通钢公司争得了荣誉。
王勇平日里话语不多,淳厚朴实的外表后面有着一种踏实求真和执着倔强的性格。他总能利用工作之余刻苦钻研炼钢专业技术,并把理论所学大胆地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由于他工作善于动脑钻研,业务能力快速提高,逐步由一名普通炼钢工人成长为炼钢值班长、炼钢高级技师。他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对每道工序细心观察,总结提炼了“调整开吹炼枪位过程枪位”、“调整过程温度的控制和对炉口火焰的判断”、“调整各种原料配比及加入时间”等多种操作措施和创新手段,有效改善和优化了生产指标。他多次参加事业部、作业区组织的自主管理活动和课题攻关,解决很多制约生产的技术难题,为企业挖潜创效近千万元。他所参加的“创效圈”降低增碳剂消耗活动中,获得事业部三等奖;在“混铁炉水套改造”、“取消轻烧白云石,用生白云石代替”、“降低钢铁料消耗”、“降低石灰消耗”、“降低出钢温度”、“优化枪位控制,留碳操作”等课题攻关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代表“优化枪位控制,留碳操作”课题攻关组到首钢集团发布,得到首钢专家的好评。
他围绕降低炼钢成本的核心工作,从稳定装入量、稳定操作入手,紧盯前期白云石加入、适时抬枪化渣、及时降枪拉碳操作,为通钢公司吨钢降本400元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炼钢事业部开展的冶炼品种钢提升创效能力攻关中,王勇针对提高钢水质量,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在生产低碳钢种时,王勇经过不断探索,创造了“采取终点低氧含量出钢”、“出钢过程不加脱氧剂”等操作方法,直接为公司年创效益284万元。1#转炉在王勇的带领下,各项指标均位于八个班组之首,被事业部评为炼钢工序擂主。该班组全年共生产钢水28.2万吨,完成高拉碳率91.36%,喷溅率2.89%,补吹率6.98%,均高标准完成作业区目标值。
他积极投身技术创新攻关,依托成立的王勇创新工作室,2019年先后完成攻关课题三项,其中“碳脱氧”降低合金消耗,得出采用碳脱氧代替脱氧比率为90.94%,实现合金创效4.69元/吨;通过实施低硅铁水转炉留渣操作方法降低石灰消耗,石灰消耗控制到34.66公斤/吨钢以下,创历史最好水平,他的方法在其他各班组推广后,全厂石灰消耗指标降低3.42公斤/吨钢,仅此一项为企业年创效364.32万元;在攻打铁耗900kg/t攻关上,王勇带领工作室成员在攻关过程中自我加压,主动出击,创造条件保生产稳顺。通过各种措施的落实,全年铁耗累计达到896公斤/吨钢,比年初预算降低54kg/t,6月份铁耗最低达到了814.30kg/t,达到首钢系统内最好水平。
在导师带徒活动中,他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精湛的技能水平,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带徒计划,强调基本功和动手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复杂的实际操作、事故处理分析都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在教徒弟的同时,他还跟徒弟一起研究判断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有不懂的就向老师傅问,有老师傅也解释不了的就上网查,在书上找,与徒弟不断学习、共同提高。带徒17年来,他带的20多名徒弟从刚一开始的不会干、不敢干到主动干、抢着干,现在都已成长为炼钢事业部各个生产岗位上的骨干,共同为新通钢的发展建设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