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道常,男,1963年出生,1982年参加工作,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铜绿山矿选矿车间高级浮选技师。从业三十余载,他始终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在追梦之旅上,自强不息,担当实干,突破自我,奋发作为,实现了从一名建筑业泥匠到选矿浮选技术大拿的蜕变。
匠心独运,伏案专研。1982年,徐道常在黄石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从事泥工工作,1986年调至大冶有色公司铜绿山矿选矿车间。车间有意培养,让他跟着经验丰富、技术出色的浮选工吴俊义师傅,学习浮选工艺。年轻的徐道常并没有领会车间的良苦用心,他不懂各种浮选药剂的作用,浮选情况观察,浮选异常情况的处理……也没用心学。1988年,学了两年之后,班组让他单独看岗位。因为他控制的浮选指标太差,老班长石大送毫不留情地痛骂了他一顿,令年轻的他深觉羞耻。这一骂,把他骂醒了。他痛下决心,一定要做技术最好的浮选工!他返回母校找老师借回《选矿厂设计》《矿用药剂》《选矿学》、《浮游选矿》、《磨矿》等选矿技术书籍30余册,从浮选流程、药剂种类作用、操作方法等影响浮选工艺的9大要素开始钻研。通过潜心钻研,不断探索,他的浮选操作得心应手、技术越发成熟,氧化矿系列药剂添加稳居前2名,连续6个月当选铜绿山矿“生产明星”,同年被评为“矿山标兵”。他的技术越发精湛,一路“开挂”,先后三次在公司浮选工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一名,2012年度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并先后被评为“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公司技术状元”,2016年至2019年分别荣获全国技术能手、湖北省首席技师、中国有色集团“有色工匠”等荣誉称号。
创新思维,技术精湛。徐道常不善言辞,但对待工友们在技术上的需求,他从不吝啬,总能倾囊相授。铜绿山矿进入井下深部开采后,原生矿性质发生了急剧变化,选铜回收率一直徘徊在91%左右,远远低于计划指标要求。徐道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请缨,带领技术攻关智囊团跟班倒。徐道常就是凭借这种执着,带领工友们根据原生矿性质多变,经过反复对比试验,对MB和MOS-2浮选药剂用量进行论证,杜绝浮选液面“跑槽”或“掉槽”现象,减少了尾矿有价金属含量;根据矿石变化,及时调整给矿量,确保控制在30吨/小时范围内;灵活采取半闭路或全闭路浮选流程,来提高选铜回收率,将3#、5#浮选系列的尾矿集中于1#浮选系列再次选别来降低尾矿品位,选铜回收率由攻关前的91%提高到93.19%,年创效910万。
面对曾经的荣誉,徐道常对技术的追求从未止步。选矿车间新系统的5074溢流型球磨机,月处理量11万吨左右,磨矿细度是选矿作业的关键,磨矿不足会使产品粒度过粗,单体解离过低影响分选,导致回收率和富集比低;过磨导致矿石泥化,浮选药剂消耗大,增大选矿成本。他总结出的“手摸磨矿细度”操作方法,1分钟内手摸矿浆能准确判断出磨矿细度,2分钟内快速目测出原精尾品位高低,比手工筛分快30分钟完成检测,提高了测检频率。通过推广“手摸磨矿细度”操作法,选矿磨矿溢流细度达标率由过去的58.3%提高到80.79%,选铜回收率由92.3%提高到92.49%,铜精矿品位由19.53%提高到20.03%,起泡剂单耗由95g/t减至90g/t,钢球单耗由0.85公斤/吨减至0.8公斤/吨。2017至2019年,降低捕收剂成本35.07万元,降低起泡剂成本51.09万元,降低钢球成本58.44万元,增产矿山铜64.3吨,创效257.19万元,精矿品位提高了0.5个百分点,创效275万元。3年累计创效共1226.79万元。
近年来,徐道常先后主持和参与“五小”创新创效技术改造、革新、攻关等二十三项技术攻关项目,累计为企业多创经济效益两千万余元。
倾囊相授,接力传承。众所周知,浮选工这个岗位,没什么体力活,就是要时刻在浮选槽边转转,没事就在隔音室里休息一下。一个班下来,至少要转6-8个小时。一个班下来,走的路相当于走大冶四、五个来回。一个月下来,走的路从铜绿山到武汉至少两到三个来回。徐道常凭借着这么执着和对企业的热忱,获得了周围干部职工的一致赞誉。从1993年始,他也当起了师傅,带起了徒弟。他给徒弟们上的第一课,是“感恩”。这么多年来,自己获得了这么多荣誉,是领导的信任、上级的肯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每一个徒弟,他手把手地教,从不藏私。他先后带徒三十多人,对每个徒弟都是真心实意,手把手教,传授浮选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也毫不保留传授浮选工绝技绝活,为公司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技术尖兵,有的一路成长为技术管理岗位,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17年选矿车间新分配下来的一对夫妻大学生,名叫汪桥和李巧双,对于刚出大学校门的他们来说,理论知识与生产现场结合才是他们面临的重点难点,徐道常经常带着他们在生产现场实践,技术要领讲解,加快他们熟悉现场技术管理,通过他俩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小两口技术突飞猛进,均成为矿山选矿工程师。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徐道常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中吃苦在前,生活中享受在后,业务学习精益求精,帮助同事不遗余力,也许徐道常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正是这些平凡中默默拼搏奉献的品格才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