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工匠

贾春成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特级技师  


在东轻公司熔铸厂,有这样一位怀有工匠之心,将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的员工——贾春成。从普通铸造工到特级技师,贾春成24年来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熔铸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他用那双平凡的手,创造了非凡的财富。

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进入厂房的前一秒,贾春成还与同事互相调侃着,下一秒,他整理好心情,收起脸上的笑容,整理好工装,走向铸造台,开始迎接每天的工作。铸造台上,他手握两把渣刀,一把渣刀快速而又有节奏的打净熔体表面的浮渣,另一把渣刀完美的贴合结晶器进行引流、刮边,不到5分钟,他放下渣刀,抬起手臂擦擦额头上的汗珠,一次完美的硬合金铸造开头就这样完成了,料场里一根根光滑的铸锭,时刻彰显着他极致的工作能力。

1996年8月,贾春成以同年第一的成绩毕业于东轻技校,他放弃了其他条件优秀的岗位,自愿来到熔铸厂成为了一名普通的铸造工,众所周知,铸造工是一项非常累、非常辛苦、非常脏的工作,但他因为自己的热爱,所以他决定从事铸造工工作,也因为自己的选择,所以他暗暗下决心,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铸造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他放弃正常休息时间,跟着车间里的老师傅学习,新来的铸造工不允许上铸造台,只能打下手,干着最脏最累的活,但他此时心中默默算着又比同辈的师兄师弟多学习了几天,想到这里,干活的动力增加了……对铸造工技能的求知欲,让他不断的、快速的前进,贾春成成为了新人中第一个上铸造台的人 ,当他拿起手中的渣刀,即感到了自豪又感到了责任。首次铸造任务就是2系硬合金,该合金铸造速度快,裂纹倾向大,即需要快速的打净浮渣又得保证铺底铝与基体金属结合完好,这就需要两个人、两把渣刀完美配合,否则就会导致铸锭夹渣或冷隔裂纹,贾春成异常认真的投入到工作中,眼睛不离渣刀左右,连裤脚被迸溅的铝渣烧穿个漏洞都没注意到。

他就这样一步一步成长为铸造组长、工长,随着他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增强,贾春成更是把渣刀使用到了极致,创造了一人同时使用两把渣刀开头的技巧,大大提高了硬合金铸造开头成功率,成为了同行业众多铸造工中的佼佼者,成为了一名高级技师,大家都笑称他为“刀客”。

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贾春成在平凡的铸造岗位上一干就是24年,他这24年如一日,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睡梦中被叫醒是家常便饭,他毫无怨言。在生产国家某大飞机项目用高端7系合金铸锭时,为了保证试制成功,他不分昼夜,连续在现场参与调试工作,饿了就蹲在地上吃着盒饭,累了就靠着墙角休息一会儿,时刻不离现场,他无视泛着血丝的双眼,站在铸造台上,拿起他标志性的两把渣刀,用他那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最终完成试制任务。

日常工作中,他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脏不怕累,在最脏、最辛苦的地方总能看到他熟悉的身影,有时候他钻到铸造井里工作几小时,只为更好的了解工装设备情况,本来这些事可以使唤徒弟干,但对于细微之处他不放心,亲力亲为,贾春成工作的特点就在于他对自己产品品质的追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他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改进产品,努力把产品的品质从99%,提升到99.9%、再提升到99.99%。对于他来说,产品的品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贾春成不但牢牢掌握传统的熔铸工艺,而且还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的熔铸工艺,熔铸厂北线改造时,他首先从设备入手,在设备调试过程中,积极配合厂家技术人员,一边学习,一边参与设备安装调试。为了弄清楚SNIF除气转子负载高的问题,他不眠不休地看了两天专业书籍,在与SNIF外方的交流过程中,他根据自己多年现场经验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让SNIF外方技术人员都竖起了大拇指。

铸造结晶器是铸造机的核心部件,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尤其是Wagstaff结晶器,单个价值超过200万人民币,后续使用及维护费用惊人。贾春成又主动站了出来,他要成立技术攻关团队,自己任组长,进行结晶器的国产化。他充分运用自己的实践经验,与技术人员一道,反复论证,多轮次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和技术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自行设计的结晶器已经在生产线上使用,每年为公司节约费用约100余万元。

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现代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已不再是手工作坊,而是大机器生产,个人所承担的工作,只是众多工序中的一小部分。比如“Wagstaff”生产线,同时铸造3根铸锭,再加上在线设备操作和操作室上位机控制,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由车间或班组亦即团队协作来完成。贾春成利用创新工作室这一平台,以项目攻关带动人才培养,他言传身教,多次组织召开现场技术分析会,对操作岗位讲解失败原因,引导新人思考如何操作才能成功。他还利用休息时间撰写了相关合金的优质操作方法及标准化操作手册,其中他撰写的《7系铝合金铸造优质操作法》和《北线铸造工艺标准化操作规范》有效的提高了现场工人的操作水平。在贾春成同志的带领下,不但“创新工作室”团队完成了多个项目攻关,而且其他职工的技术水平提高也很快,其中铸造班组王多军同志在第十四届“中铝工匠赛”铝及铝合金熔铸项目中,取得第四名好成绩,他也成为熔铸厂首个“东轻工匠”。

24年来,贾春成把自己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年华书写在了铸造机台,他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他把根深植在了一线铸造岗位,他决意用生命在铸造岗位再续写下一个24年,发扬工匠精神,为国防军工事业做出中铝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