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工匠

孙家林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  助理工程师  

孙家林,男,30岁,中共党员,汉族。在2017中国技能大赛——“中国铝业杯”第十一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国家级二类)设备点检员(起重设备方向)决赛中荣获第二名的优异成绩。2018年1月被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授予“行业技术能手”,2018年2月被豫光集团评为先进个人,2019年1月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孙家林作为一名豫光子弟,2008年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就进入豫光集团。因痴迷于专业,他放弃豫光的优厚待遇选择了本地一家机械制造公司。2015年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再次回到豫光。短短几年间他以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技术水平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一、初出茅庐显身手

刚进入公司时在脱硫系统工作,离心机排料后经皮带送到料斗,由料斗内的螺旋输送机将物料送入干燥系统进行干燥。由于物料粘度大,料斗内物料极易蓬料、堵塞,离心机排料时必须有一人在料斗上方捅料,防止料斗堵塞,工人劳动强度很大。经过对料斗的螺旋结构进行观察研究后,孙家林对螺旋进行改造,加大螺旋直径和螺距,增加螺旋的输送能力。改造投用后彻底解决了料斗堵塞问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省去了专人捅料,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也为公司降低了人工成本。

2016年年底豫光锌业公司2#回转炉的空压机进行升级改造,12月12日,原本该交货的空压机生产厂家突然传来消息:空压机在调试过程中,出现问题了。为保证空压机能按时、按质交货,公司派孙家林立即飞往生产厂家,查找原因,督促生产。他配合厂家技术人员,根据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对空压机叶轮及增速箱的轴瓦、主轴等重要部件进行检测,更换超差零部件。重新安装调试后,保证了空压机所有调试参数都符合技术要求,满足了生产需求。 

二、技术创新家常事

孙家林在日常的设备巡检过程中,发现多膛炉中心轴在转动时与顶部轴承(护套)易发生偏磨,导致顶部轴承严重磨损,每2~3个月需更换一次。为了延长顶部轴承使用寿命,他深入现场,观察多膛炉中心轴的传动结构,根据中心轴顶部的结构特点,在锥形面上设计定位挡轮,经过测量孙家林绘制了定位锥形挡轮的安装示意图、装配图以及加工零件图。第一批挡轮在回二工段多膛炉安装试运行后,使用效果明显,并获得公司技术创新二等奖。

多膛炉周身遍布四五十个炉门,由于高温变形和腐蚀,炉门密封效果不好,清炉作业时打开炉门后,会有多处冒灰现象发生。在严峻的环保形势下,为彻底解决多膛炉炉门冒灰现象,孙家林深入现场观察炉门结构,主持设计改进型炉门,更换材质、增大密封面积,新式炉门安装使用后,经过跟踪调查现场扬尘情况明显改善,炉门的使用寿命也大大提高。

三、不断学习,掌握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为提高设备管理工作,豫光锌业公司对设备管理软件进行系统升级,为了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判断故障能力,孙家林又到到安徽合肥容知科技公司学习,对振动分析有了新了认知,采集数据后经过计算、对比找出真正引起振动的原因。为了掌握在线动平衡处理技术,学习期间找培训老师加班,在实验台上反复练习,最终掌握了在线动平衡技术要点。学习回来后,公司组建“设备故障诊断中心 ”,他有幸成为故障诊断中心的专家组成员,利用在线动平衡技术为公司多台风机进行在线动平衡处理,消除了风机的振动缺陷,为公司节约维修费用约二十万元。他把学到的技术与实际的生产设备结合起来,不断摸索学习,通过实践过程来检验,从而提高自己诊断设备故障的能力。期间出具设备故障诊断报告二十余份,精准判断设备故障点,为设备维修指明方向。

四、业务能力促提升,项目建设挑大梁。

工艺设备不分家,在做好设备工作的同时,孙家林主动学习工艺知识,将设备和工艺紧密联系,从工艺的角度来解决设备难题。2018年公司筹建3#挥发窑项目,孙家林自荐应聘项目部机械技术员,因为能力出众被公司任命为3#挥发窑改造项目首席负责人。为保证项目按期顺利投产,孙家林深入项目工地测绘场地平面图,与设计院结合确定每台设备的选型参数,现场指导设备安装,协调各施工队加班加点赶进度。正是由于他的认真、专业,3#挥发窑改造项目从动工到顺利投产试运行仅用112天,再一次创造了“豫光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