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同志是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高精尖设备维修工程师的杰出代表,他扎根生产一线17年,通过不断学习和钻研,从一名普通的维修工人,经过经年累月的磨砺,在成长的道路上诠释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工匠”精神。先后获评徐工集团技能大师、徐州市劳动模范、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一、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陈刚同志专注于电气、机械、液压等系统研究,精通日本法那科系统,德国西门子、GCM系统,德国PA8000激光切割机和焊接机器人控制系统等全球数控领域的前沿技术。
该同志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努力做到认识上有新提高、运用上有新收获,促进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和技术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在2018年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设备装调与维修技能大赛”中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二、以身作则,争做“快速响应保障有力”典范
陈刚身为设备管理部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带头人,其负责的每一台设备都是公司高精尖设备,每一台设备因故停机,都可能造成公司的生产计划无法完成。“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是我的使命”他时刻牢记这样一个观点,所以他也时刻提醒自己,决不能让设备故障耽误生产。他的手机时刻保持24小时开机,无论是晚上还是节假日,只要设备坏了,一个电话他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同事们都戏称他的电话就是“救火专线”。2019年10月的一天晚上10点左右,薄板件分厂激光切割生产线突然出现故障,造成整条加工产线停产。故障就是命令,他接到电话以后不顾刚下完夜班的疲惫,30分钟就赶到厂里,经过检查判断由于电源损坏,造成PLC模块、通讯模块、A\D转换模块等13个模块损坏,人机界面参数数据丢失,伺服ABS数据丢失等。在紧急调配备件的过程中,他带领团队查找故障点,排除故障,经过3个小时的不断奋战,终于查找到故障点。他以最快的速度更换损坏的模块,重新连接控制线路,上传控制程序,设定各通讯模块地址等。检查无误后才能进行设备调试和设定位置参数,而最困难的要数参数设定,需要手动一个位置一个位置的校验和调整,最终用时8小时将设备调整完毕,同样的工作,设备厂家人员来维修也需要3-5天。
三、岗位建功,积极创新创优降本增效
2016-2019年共计完成降本增效工作18项,降低成本1234万元,累计自主改造设备14台,降低维修成本439万元,完成八小工作67项次,共计节约成本263万元。
2016年,将公司闲置的摇臂镗专机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完成后的专机效率提升400%,节约成本80余万元,项目获徐工集团八小活动优秀成果奖 。
2017年,将公司闲置的4台电磁吊改造成具有天操和遥控双重操作功能的真空吸盘吊,用时4周,直接节约资金140余万元,项目获徐工集团八小活动优秀成果奖。
2018年,陈刚同志对公司的一台对铣专机进行升级改造,项目完成后,加工效率提升70%,每年节约成本120余万元,项目获徐工集团八小活动优秀成果奖。
2019年,陈刚同志主持3台动臂板镗专机升级改造项目,项目完成后,加工效率提升33%,每年节约成本400余万元,此项目最终获集团八小活动优秀成果奖和事业部创新创效一等奖。
四、传承创新,为企业培养新一代技术能手
“只有传承下来的,才是真正的技术,只有人人学习,才能成为优秀团队”。
对于团队的管理工作,该同志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深知,要想把班组的工作搞上去,把班组打造成企业一流的维修队伍,仅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朝气足的高素质队伍。他首先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工作不怕脏累,受到同志们的拥护和尊重。他关爱年轻同志,积极整理教案,将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业务知识传授给年轻同志,在传帮带上下功夫,逐渐为他们加担子,并在生活上关心,帮助解决困难,使大家感到维修班是一个团结、温暖的集体。大家心情舒畅了,工作的积极性自然提高。对班上的各项工作,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去完成。不管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是部门领导交给的其它任务,都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近年来共完成课程开发13个,授课培训83次,共计460学时,共计268人次。团队成员王永祥、李理想、吴国龙等多次代表徐工集团、徐州市、江苏省参加各类维修技能大赛并且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中李理想获得2017年的徐州市“数控设备装调与维修技能大赛”第三名,王永祥、吴国龙获得第五名;2018年吴国龙获得“徐州市数控装调与维修”技能大赛第四名。仅2019年,在他的指导帮助下,部门8位同志取得了技师证书,2位取得高级工证书。使设备维修班组成为名副其实的“先锋班组”。
“平凡绝不平庸”,在平凡的岗位上,陈刚同志用创新点亮了前进的道路,用勤奋抒写着绚烂的明天,他是社会进步、企业发展最忠实的“英雄”!